#14 藉由科技與創新力,帶著農民突破農業困境!
讓土地、老農、青農、消費者四贏的「幸福良食」
藉由科技與創新力,帶著農民突破農業困境!——讓土地、老農、青農、消費者四贏的「幸福良食」
當我們談到農業,許多人的印象會是早期的農業畫面,那是需要大量勞力種植的時代。不過,其實為了因應農村人口老化、勞力不足、耕地規模小、農地休耕等問題,政府早已推動了相關措施,比如,在「小地主大佃農」政策中,就祭出了補助方案,鼓勵擁有土地卻無力或無心耕種的老農,可以將自己的土地,長期出租給有意願擴大農場經營規模者。
因此,如今的農業,已經不再是以往單一家戶小農生產的樣貌了,現代農業是以企業化經營,不只規模擴大、運用科技管理,更具有品牌意識,走到前線與消費者直接對話。
2015年,由返鄉青農成立在台南學甲的幸福良食,就是這樣的品牌。2020年,在深耕地方後,返鄉青農進一步與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農友們攜手,這群加起來超過千歲的農友,共同創立了以永續耕作的品牌——幸福千千歲。
這一集,我們很榮幸邀請到返鄉青農,也是幸福良食、幸福千千歲的創辦人劉震鋐先生,他來和我們聊聊SDG 15保護陸域生態。
幸福良食的初衷,就是希望透過種植美好食物,讓吃到的人都能感到幸福。圖為幸福良食創辦人夫妻,藍衣為劉震鋐,橘衣為吳詩涵。
什麼是 SDG 15 責任消費與生產?
現在馬上聽!
向宇宙學習
再不起眼的東西,攤開來看,背後可以牽涉整個宇宙。
為了穿梭每個星球,太空人必須是所有知識的綜合體,必須懂地質學,辨認出隕石的痕跡,必須懂考古,一眼看出物種存在過的證據,必須懂機械,修繕自己的太空載具——循環日常也穿梭在各個看似日常,實則非常的星球中,打開產業知識小行星,和大人小孩一起旅行。
企劃|陳彥諺
主持|陳彥諺
撰文|陳彥諺
視覺設計|季翔
成音|沈伯錚
主持|陳彥諺
撰文|陳彥諺
視覺設計|季翔
成音|沈伯錚
攝影|沈伯錚
錄音工程|沈伯錚、高德宇
場地協力|新城視展演空間 Seety Tainan